DAY 4 2008/01/21
今天從札幌搭乘區間快速到小樽,方向是由東往西,一路往海邊。小樽的前兩站是「築港」,築港是個漁港,小樽則是由漁港變成商港。所以無輪如何來到這裡,一定要記得吃海鮮。JR小樽站的右手邊有一個「三角市場」,專門賣一些小物以及好吃的現做海鮮。今天到小樽時大約是十一點,因為飯店check in的時間是下午兩點,所以寄放了行李就趕快到街上晃晃。三天前剛到札幌那天下起了大雪,結果今天到小樽時也下了一陣不算小的雪。
小樽是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城市,明治年間因為開始開發北海道,而使得小樽成為進口建材的重要港口,為了港口,海邊建起了許多石造的倉庫,為了整理這些商船上的貨品又在後方挖了運河;小樽在短短的三、四十年間迅速的繁榮。但隨著昭和時代戰爭的關係以及戰後交通運輸的轉型,小樽又迅速的沒落。至一九八六年代末決定要填平運河,像札幌市電一樣,居民極力爭取保留以帶來觀光資源,最後運河填了一半,一半留下來的繼續吸引人潮,一半填起來的改做散步的步道。至於那些已經廢棄的倉庫,就用來改成餐廳以及商店,步道兩邊豎立了復古的瓦斯燈。小樽是個小城市,用走的就可以安步當車好好的逛上一天,累了,就停下來喝杯咖啡。晚上可以吃從市場帶回來的現做新鮮海鮮,或者,也可以到附近的「壽司通』(街)吃壽司,這裡可是漫畫『將太的壽司』的家鄉唷。對我而言,到札幌是去旅行,而到小樽像是真正的度假。
往小樽等於是一路沿著海邊前進,看到陣陣白浪衝擊著岸邊時,忽然想起石川小百合的那首「津輕海峽冬景色」,津輕海峽在北海道與本州之間,其實沒有很遠,如果有機會到函館去,就可以真的體會一下了。
小樽有很多充滿歐式風情的房屋,在政府的協助下依照原樣貌進行整修,在每一棟充滿歷史感的房屋上都會標明何時建造完成、何時整修、建築材料以及原建築用途等等的資料。
「舊手宮線跡」是北海道最早鋪設的鐵道線,具有歷史價值,雖然已經廢線,原來的路線上仍然保留了一部份的鐵軌、枕木以及號誌。鐵道在冬季雖然被白雪覆蓋,但是在晚間仍然會點上燭光,成為一條燭光大道。
晚餐從市場買了新鮮現做的海鮮回飯店享用,只能說住在這裡的人實在是太幸福了,海鮮實在好吃,重要的是實在便宜的不像話。我有觀察到當地的家庭主婦從超市出來基本上都只買青菜跟水果,至於魚、肉類大可以在市場中買做好的滿足一家人的腸胃。
借大家「聞香」一下好了,等回去再仔細整理吃的好料上來.....還是那句話~嫉妒嗎?你咬我好了,反正咬到海鮮的是我 哈哈哈哈!!
超級大顆炸牡蠣,不是炸粉厚唷,是咬下去會爆漿的;還有夠肥美的現烤北寄貝。配上生菜沙拉....唷~美味呀!總共六百元日幣,等於台幣一百八十元。
待續.......